日前,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组织专家在上海对东华大学承担的“纺织之光”应用基础研究“新型聚酰胺酯合成及性能研究”和“基于纤维与气流耦合作用特性的高速喷气涡流纺纱机关键技术研究”两项目进行结题验收,两项目按专业领域由两组专家分别验收。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叶志民、中纺联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张慧琴出席会议。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的汇报,审阅了相关资料,经质询和讨论,认为两个项目均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要求,同意通过结题验收。
“新型聚酰胺酯合成及性能研究”项目创新设计了聚酰胺酯的分子结构,首次突破了生物基戊二胺己二酸盐改性聚酯聚合关键技术,成功合成出新型聚酰胺酯。系统研究了该聚酰胺酯的大分子结构及其结晶性能、热性能、流变性能和亲水性能等,建立了多组分共聚的新型聚酰胺酯专用聚合装置。基于自主合成的聚酰胺酯,开发出其纤维制备技术,优化了纺丝工艺条件,成功制得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、优异的柔软性和较高回潮率的新型聚酰胺酯纤维。项目实施期间,申请发明专利5项,发表论文4篇。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开展后续应用研究。
“基于纤维与气流耦合作用特性的高速喷气涡流纺纱机关键技术研究”项目利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,系统研究了喷气涡流纺纱喷嘴内旋转气流场的流动特性,揭示了喷嘴结构参数对流场的影响规律;构建了球-杆链式柔弹性纤维模型,研究了纤维在喷气涡流纺喷嘴气流场中的耦合动力学特性,实现了纤维运动规律的定量表征;基于流场规律研究,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喷气涡流纺纱喷嘴装置,并实现了喷气涡流纺金属丝包芯纱的制备。项目实施期间,发表论文12篇,其中SCI收录7篇;申请发明专利5项,其中授权2项。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加强工程应用研究,尽快实现项目成果转化。
位于徐州淮海经济开发区的徐州和平化纤有限公司,以与时俱进的生产工艺,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,优质的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丙纶高强丝。
- 认识丙纶工业丝源自聚丙烯的高强度制品
- 材料创新和面料创新,从虾蟹壳中提炼纤维
- 高强丙纶网络丝为何它成为多领域应用的优选材料?
- 丙纶工业丝:性能、应用与生产工艺解析
- 第十二届中日韩纤维产业合作会议在韩国举行
- 丙纶工业丝:工业场景中的多功能纤维选择
- 南昌市15家针纺企业亮相巴黎展
- 丙纶工业丝的性能密码及其应用版图
- 中国纺联第五届第七次常务理事会召开
如果本网站发布的文章或者图片或字体有侵权,请立即联系网站负责人进行删除,联系人:薛小姐 138 6101 6292,付小姐 153 1256 7839




